被刷屏的“氧感知”,究竟怎样影响着我们?
发布日期:2019-11-04


前段时间,诺贝尔医学奖花落三家,表彰他们发现细胞氧感知机制。

微信图片_20191106091332.jpg


氧气感知研究为何能得诺奖?

和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听听专家们的解读

微信图片_20191106091357.gif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月丹说:该研究能得奖是因为它“具有非常好的基础研究价值,更多的是它有非常好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的意义”,对缺氧缺血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的治疗、创伤的愈合,还有寻找针对性抗癌药物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控制疾病的新疗法。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华子春表示:因为氧气对生命非常重要,人类无论在正常的生理状态、还是在疾病的病理状态都对氧气有感知和适应能力。


“例如,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水平。这是因为运动员的身体能够感知高原的低氧、通过训练和适应,诱导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而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从而提高竞技能力。再如,肿瘤对化疗和放疗耐受或抵抗的原因之一就是肿瘤的核心区存在低氧区域。


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进表示:三位科学家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含量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为贫血、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开辟了新的临床治疗途径。


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教授吴照球表示:这项基理的发现和发明,已在最近两年应用于肿瘤细胞生长与扩散研究以及肿瘤靶向药物的试验与治疗,特别是血管类肿瘤疾病,目前已有两三种靶向药物,都是基于该原理。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生物工程系教授、生物技术培训中心主任顾臻则表示:" 肿瘤周边新生血管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同时又受氧气感知机制调控,如果想办法下调相关作用蛋白,就有望抑制肿瘤生长。"另外,除了癌症,这项研究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比如贫血,人们希望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上调,使得更多的红细胞产生;也有可能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提供新的疗法。


科普作家、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李治中解释:“氧气感知通路,其实说的就是我们人体的每个细胞,能够感知它生活的环境中有多少氧气。细胞感知氧气浓度对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比如胚胎发育、锻炼身体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氧气感知通路,细胞就不能对很多行为,包括外界和内部的环境有明确的感知,从而做出调整,它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比如在一些癌细胞或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因为生长比较迅速,会出现缺氧状态,从而激活感知信号通路:“通路就会做出调整措施,包括让细胞分泌一些因子来促使新血管的生成,获得氧气;另外也会促使细胞能够坚持活下来。如果没有这个信号通路,一旦缺氧,细胞就有可能死亡,或者进入一种完全不生长的不健康的状态。不管是正常生理还是疾病,这种信号通路对于细胞是非常重要的。”


微信图片_20191106091413.jpg

每一个诺奖的重大发现,都代表着一种控制疾病的新疗法或者人类对心理学的理解有了重大突破。


艰深的理论看似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但往往会很快对普通人维护健康产生影响。

微信图片_20191106091417.gif

简单来说,理解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对深入理解肿瘤或是癌症的发生十分重要,另外低氧和许多疾病有关,低氧是导致人类患病的一类重要因素,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和血管疾病等。如果我们能从源头上帮助身体科学补氧,那么将免受很多疾病的困扰。

微信图片_20191106092019.gif

优氧健康舱是为了应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缺氧的现状,应用国际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研发、生产的一款高端科学的补氧设备。通过向舱内不断注入新鲜空气和高浓度的氧气,从而在舱内形成安全特定的优氧大气环境。帮助人体深度补氧,让更多的人健康起来,弥补了当下大环境缺氧压带来的危害。